**概要**:今天是耶稣复活后第50天,也叫五旬节。这一天是教会历史上关键的时刻,这一天圣灵降临,浇灌充满耶稣的门徒,从此教会被建立。我们要一起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,并思想它的意义。
**Tags**: #圣灵
**证道时间**:2022-6-5
**证道经文**:创11:1-9
> 那 時 , 天 下 人 的 口 音 、 言 語 都 是 一 樣 。他 們 往 東 邊 遷 移 的 時 候 , 在 示 拿 地 遇 見 一 片 平 原 , 就 住 在 那 裡 。他 們 彼 此 商 量 說 : 來 罷 ! 我 們 要 作 磚 , 把 磚 燒 透 了 。 他 們 就 拿 磚 當 石 頭 , 又 拿 石 漆 當 灰 泥 。他 們 說 : 來 罷 ! 我 們 要 建 造 一 座 城 和 一 座 塔 , 塔 頂 通 天 , 為 要 傳 揚 我 們 的 名 , 免 得 我 們 分 散 在 全 地 上 。耶 和 華 降 臨 , 要 看 看 世 人 所 建 造 的 城 和 塔 。耶 和 華 說 : 看 哪 , 他 們 成 為 一 樣 的 人 民 , 都 是 一 樣 的 言 語 , 如 今 既 作 起 這 事 來 , 以 後 他 們 所 要 作 的 事 就 沒 有 不 成 就 的 了 。我 們 下 去 , 在 那 裡 變 亂 他 們 的 口 音 , 使 他 們 的 言 語 彼 此 不 通 。於 是 耶 和 華 使 他 們 從 那 裡 分 散 在 全 地 上 ; 他 們 就 停 工 , 不 造 那 城 了 。因 為 耶 和 華 在 那 裡 變 亂 天 下 人 的 言 語 , 使 眾 人 分 散 在 全 地 上 , 所 以 那 城 名 叫 巴 別 ( 就 是 變 亂 的 意 思 ) 。
>> -- [Genesis 11:1-9](https://bible-api-bff.bai.uno/bolls-life/CUV/1/11/)
![[../assets/pentecost.jpg]]
## 引言
今天是耶稣复活后第50天,也叫五旬节。这一天是教会历史上关键的时刻,这一天圣灵降临,浇灌充满耶稣的门徒,从此教会被建立。这一天也是教会诞生的日子。我们记念这一天,不仅是宣告神那带来生命的圣灵已经赐下,同时也是庆祝耶稣基督的教会这个生命的共同体被建立。
虽然我们今天讲道的经文是创11章巴别塔的故事,但我们要先来读一下使徒行传2章关于圣灵降临的记载,再一次来看神在历史中奇妙的作为。
读经:徒2:1-11
让我们来祷告。
## 为什么在五旬节讲巴别塔事件?
我们会感觉到:这两个故事都跟语言有关。这里明显的关联是巴别塔事件的结果被逆转了,巴别塔导致了人类语言的分化,从此人彼此之间产生了分离、隔阂。如今,这种隔阂、分离在神所赐下的圣灵中被消解了。语言不再是问题,五旬节的方言是很奇特的,使徒们所讲的是一种语言,但被同声传译到不同的语言,所有现场的人听到的是各人的乡谈。语言不再是人与人之间沟通、了解的障碍。
人类的合一,不再是一种语言、一种文化的合一,而是多种语言、多种文化的合一。
巴别塔之后,人类要克服的是语言的障碍,但更重要的,人类要克服的是内心对神的抵挡和悖逆。
在巴别塔,合一被破坏,多种语言成了咒诅,;但如今在基督里,多种语言却要成为祝福,带来更深的合一,彰显神国奇妙丰盛的恩典。
这种成就不是透过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技术而实现的,而是透过进入世界的圣灵实现的。人工智能的同声传译不能改变人的心,但圣灵可以。
常说:解铃还需系铃人。就如生命树的道路既然被封锁,新的路只有神能开辟;人类的语言被变乱不能互通是神的作为,语言能被理解彼此能互通也只有神能带来。耶稣基督就是那新路,五旬节圣灵降临带来人类语言互通的新时代。
所以,圣灵降临不仅是关于圣灵的工作,不仅关乎教会的诞生,更关乎神对全人类的整个救赎计划,这是人类历史的关键转折点。
今天在这个圣灵降临节,我们重新来看看巴别塔的叙事,能帮助我们看清楚自己在哪里,也要走向何方。
## 巴别塔事件
v.1, one language and the same words(vocabulary)。
比如:中文。相同的表达吗?大陆和台湾国语还是有很多不同的。电脑,智能手机,smartphone。网络、网路。
相同的语言、相同的文化。
v.2, 往东迁移。
shina士拿地的地图。包括了整个巴比伦地区,涵盖了北边的美索不达米亚、南边的吾珥,就是后来亚伯拉罕的故乡。
![[../assets/babylonia.jpg]]
这个地方在创10章提到,那是
>8 古实又生宁录,他为世上英雄之首。
9 他在耶和华面前是个英勇的猎户,所以俗语说:「像宁录在耶和华面前是个英勇的猎户。」
10 他国的起头是巴别、以力、亚甲、甲尼,都在示拿地。
11 他从那地出来往亚述去,建造尼尼微、利河伯、迦拉,
12 和尼尼微、迦拉中间的利鲜,这就是那大城。
巴别这个词,首先指的就是巴比伦地区,意思是“神明的门”;可见,这个地方是当时文明的中心。因为在古代社会,神明是最被看重的。创世记10章所提到这个关联(巴比伦和尼尼微)让我们看到,洪水之后的世界。11章的巴别塔事件揭示了这个世界的本质,是抵挡神的(他们灭了北国以色列和南国犹大)。
古代文明都是从平原开始的,中国的文明也一样,是黄河流域的平原开始的。他们想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,用什么呢?用砖。因为那里没有石头,据考古学发现,早在公元前四千年期末烏魯克晚期(lateLate Uruk Period) 就已經發展出在窖內燒磚的技術。这里的石漆指的是一种柏油砂浆。那里的人就是这样盖房子的。
![[../assets/Pasted image 20220603132652.png]]
我们要来说说这里的城和塔,了解当时城和塔的意义,是我们理解巴别塔故事的关键。
![[../assets/Pasted image 20220604122655.png]]
这里的城,不像我们的今天所熟悉的城。那是城市化的早期,城市不是設計給平民居住城內都是一些共公建築,例如,行政大樓、糧倉等等,大部分都與神廟相連,其实城市實際上就是一個神廟建築羣,是专门敬拜神用的。([[@Walton_2015]],p.419)
塔呢,也不像我们一般所想象的守望塔。早期的神廟建築羣裏,最顯著的建築物就是階梯式廟塔,叫做Ziggurat 。大多數釋經學者都認為巴別塔就是階梯式廟塔,经文描述说“塔顶通天”,希伯来原文的意思是:其顶在天上。
![[../assets/Ziggurat-of-Ur.jpg]]
模型图
![[../assets/tower of babel.jpg]]
![[../assets/Pasted image 20220603145258.png]]
关于这个塔,我们需要了解的是:
1. 階梯式廟塔是獻給某個神明的,一個神明可以有數個階梯式廟 塔 ,分佈在不同的城市裏。而 且 ,一座城也可以有幾個階梯式廟塔,但其中有一個是主要的,是獻給該城的守護神。
2. 考古學者在廣泛地區發現了近三十個階梯式廟塔’文獻裏提及 另外還有好幾個。主要的建築特色,就是有階梯或斜坡通往頂部。頂部有 一個小房,內裏為神明擺設了一張牀和一張桌。各個階梯式廟塔大小不 一 1每邊的長度由18米至近61米不等。
3. 最要留意的,是階梯式廟塔的功用。在我們所知的美索不達米 亞的宗教儀式裏’階梯式廟塔並沒有任何角色。如果單單用已知的文獻為 根據的話,我們可以總結説,平民百姓根本沒分兒踏足這地方。這是個神聖的空間,嚴禁一般人使用,免得褻瀆這地。雖然這建築物的頂部是用作 神明的居所,但這不是一座神廟;神廟一般都在階梯式廟塔的旁邊那處,才是人們前往敬拜的地方。
4. 整个塔的建筑中,最重要的是外面的阶梯。或者说整座高塔的目的就是为了承托一个阶梯。人們相信,神明通 過階梯往來不同的境界,而廟塔上的階梯就是那階梯有形的象徵。廟塔不 僅是為神明提供上落的方便途徑也為他們提供中途歇息的設施。
階梯式廟塔的頂部是神明的門,是進入天上居所的入口。廟塔下面是 神廟 百姓冀望神明會降下來接受他們獻上的禮物和敬拜。
所以,当时的人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的目的,是要献给他们的神,以得到神明的祝福。
## 他们的罪
那么,他们有什么问题呢?骄傲和不顺服?
### 未必是骄傲
为要传扬我们的名。
留下自己的印记,让自己死后有人记念,这是人很合理、正常的渴望,无可厚非。神对亚伯拉罕也说:我要叫你的名为大。
传扬自己的名,手段可能是战争、暴力征服;也可以是正确的方式去追求。
追求成就也是,问题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追求。
建造自己的巴别塔,巴别塔成了炫耀自己成就的地方。这是后人的问题,但未必是当初的人的问题。
人真的可以通天吗?
### 未必是不顺服
遍满地面,这是一个祝福,而不是一个命令。
他们通过生育的方式,而不是分散的方式来实现遍满地面。其实,分散不是最终的命令,合一才是。
### 巴别塔之灵:神越来越像人
如果不是这两个,还有什么原因呢?工程本身的问题,塔所体现的神学:神越来越像人。
隨着城市化的發展,民眾開始把神明看作好像人類一般。 人不再嘗試學像神,反而在不知不覺間把神明降至墮落了的人類的水平。
芬克爾斯坦(J.J. Finkelstein)發現,當時的人認為巴比倫眾神明不僅彼此以人的方式接觸和行事’而且他們的言行表現也像人一般,甚至比人類更差劣。
神明在庙里接受供奉,然后就要祝福这里的百姓。就跟现实的人一样。服事好了,就开心;没有服事好,就愤怒。神与人是一种共生关系。
这背后反应出人对神的认识是:祂有缺乏。然后,我们就想用自己的手段去与神交涉,谈交易,这种神学很有问题,而他们所造的塔使得这种神学被强化、固定下来。
## 神的回应
巴别塔的目的是让神能下到人中间,神真的下来了,但祂很不高兴。
不是因为人冒犯祂,侵入祂的领地;而是人在心里模糊了神人之间的界限。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开始,至此,人类已经越过了一条线。
不像之前的洪水,那时因为人所思想的尽都是恶,触犯了圣洁的神。在巴别塔事件中,如今人的恶体现在对神的敬拜上。这种巴别塔的敬拜模式使得神与人之间的界限模糊,神越来越像人,而不像神;人按着自己的形象认识神、敬拜神、创造神,最终巴别塔的终极就是:人就是神。
所以,这一次,神下来了,阻拦了人类的计划:
>6 耶和华说:「看哪,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,都是一样的言语,如今既作起这事来,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。
7 我们下去,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,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。」
8 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;他们就停工,不造那城了。
9 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,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,所以那城名叫巴别。
神在巴别塔所使用的策略是缓兵之计,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;祂只是避免所有人一起都陷入对祂错误的认知之中,并且用所造的高塔加以强化和制度化。祂使塔的工程中断,不能完工,就破坏了这种制度性的影响力;而人类分散,这种背离的势力就被削弱了。
但神并没有停止在这里,从创12章开始,神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救赎进程:
神真的下来了,祂呼召亚伯拉罕,离开吾珥。
祂真的下来,向以色列人显明祂是怎样的一位,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。
祂真的下来了,住在以色列人的会幕、圣殿中;祂是以色列的圣者,不能被操纵;而是圣洁的,迥非世人,要被尊崇和敬畏;
祂真的下来了,跟人想象的很不一样,出生在卑微的马槽,死在耻辱的十架,祂是最不像君王的真正的君王。
祂真的下来了,祂完全地逆转了巴别塔的神学,不是人把神请下来,不是人为神预备道路到人间;而是神自己下来,只有神能自己预备道路。
既然神在基督里为自己预备了阶梯,道路,神也逆转了巴别塔的后果,就是赐下圣灵,使人可以来到神的面前,重新合一。
### 今天的应用
1. 使自己的名为大。是不是做正确的事,以正确的方式?
- 想用控制、战争,把自己当神,那依然是有问题的。我们不是想与病毒共存,而是要战胜病毒,相信是自己的力量,自己的掌控,能够把病毒挡在外面,而不是自然的力量,不是创造主的力量,以至于最终可以宣告说:我们战胜了病毒。这是很有问题的。耶稣说,你们为大的,却要为小,做众人的用人。不是不要追求大名,而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追求。
- 巴别塔事件之后合一不再是一致的声音,不是统一的步调,统一的命令,而是在多种声音里的更深的合一。
2. 我们把神的本质降低了吗?
圣灵降临到我们中间,祂内住在我们里面。神完全和我们同在了,但不要忘记了,神还是神。我们不能觉得:神跟我们一样。按着自己的想法揣度神,而不是来领受圣经的启示。
你心目中的神是不是跟一般的人太像了。
我们的神是不是太小了?或者太独裁了?
我們何時把神當作小孩子來哄騙,或把他當作暴君來服侍,巴別塔綜合症何時就在我們的血液裏沸騰。
我們想自己能夠控制神,操縱神。若要成功控制和操縱那個體,除非那個體有需要 ,可讓人滿足那需要或可讓人阻止那需要得到滿足。 “需要”加上 “能力”,就等於“壓迫”。我们不能把神想成:一位聽話的神,他滿有 大能,任我指揮。這不是神,比較像阿拉丁神燈裏的精靈〔“有宇宙般浩大的能力,卻只有極小的生活空間”〉 。
3. 走出巴别塔
敬畏神,把神当神,把人当人。
在关乎基本的信仰和敬拜的事情上,教会必须有所坚持,不能模糊边界,不然我们会回到巴别塔。
或者我们必然会走回巴别塔的老路,但就是在这巴别塔的世界里,亚伯拉罕被蒙召;在一个巴别的世界里,教会被拣选,微弱、渺小、看不见、不被在意,在一个小角落里,却是神所喜悦的。
和亚伯拉罕一样,教会前行的方向,不是朝着世界的方向,而是朝着神的方向:这个方向最终通往耶稣,通往五旬节的圣灵。
愿神在这个五旬节藉着祂的灵再一次唤醒我们,转向祂。